头条焦点:打通“最后一公里” 推动“一竿子插到底”

近年来,应急广播已成为打通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实现精准动员的重要渠道。各地是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应急广播建设的?随着媒体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应急广播有哪些新变化?当前应急广播建设中有哪些痛点、堵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从有线到无线     大喇叭响起来


(资料图片)

“中午大喇叭播放预警信息时,全家在吃饭,我们扒拉两口饭就去转移一楼的生活用品、家具,下午三四点水就一米多深了。幸亏预警及时,不然家具都被水泡了。”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双江镇寨上村村民杨雄说。

6月19日,双江镇下起暴雨,该镇及时通过应急广播大喇叭(以下简称大喇叭)通知当地群众转移,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今,大喇叭在预警信息发布、精准动员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几年前,情况还不是这样。

2016年3月,河南省三门峡市应急管理局规划科科长谢纯钢曾到该市陕州区栗子坪村驻村扶贫,发现村里很多大喇叭已经闲置或废弃。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20世纪 80年代后,因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提高、现代通信工具推陈出新以及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财力不足,不少农村地区有线广播线路与大喇叭出现老化损坏、年久失修的情况。

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农村大喇叭在制度设计中被正式纳入应急广播体系。

2020年,国家广电总局、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意见》,明确各级广电、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接,建立广电部门建设运维、应急管理部门应用的应急广播协作分工机制,力争到2025年,全国省市县应急广播平台全部建成。

有了政策支持,各地大力推进应急广播建设。贵州在25个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开展县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山西将应急广播建设与乡村振兴结合,提出加快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指导做好人员紧急转移避险工作;四川地震预警系统在雅安、眉山等地开通应急广播“村村响”预警试点……大喇叭遍地开花。但是,各地原有的大喇叭存在不少弊端,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村里原有的大喇叭是有线传输的,播控主机设在村委会。如果将这些大喇叭作为应急广播终端,一旦下雨,村里道路泥泞难行,村干部很难及时赶到村委会发布预警信息。”谢纯钢说。

对此,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技术白皮书(2020版)》中明确,通过增加应急广播大喇叭适配器,接收上级应急广播信号,同时控制原有的适配器或播控主机,实现村广播室无人值守、全自动开关机。待原有大喇叭终端损坏后,在原有位置部署符合标准的应急广播大喇叭终端,进行逐步过渡。

在不少地区,大喇叭不仅重新响起来,还完成了从有线到无线的升级。在三门峡市,市应急管理局与电信企业合作,通过重新安装无线喇叭和改装原有的有线传输喇叭,在全市行政村建起云广播系统。

“只要有4G信号,村干部打开‘应急云广播’APP就能与全村大喇叭连接,进行实时喊话,不受地点限制。”谢纯钢说。

除了接收终端,大喇叭管控平台也进行了软件升级。当前,各地大喇叭体系基本上以县为单位,县、乡、村三级分设控制平台。

除了大喇叭系统,我国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还包含直播卫星、中短波、调频、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新媒体等多种通道。

例如,吉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成都市、青海省西宁市等地建立了搭载在当地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上的应急广播频率;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12个苏木镇75个嘎查安装了直播卫星应急广播信号接收器,通过直播卫星把各地大喇叭联成一体,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送到村到户;在福建莆田,当地利用LED大屏、电视开机广告、滚动字幕发布预警信息。

逐步覆盖城乡   实现多样传播

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震区通信设施被毁,导致电视、手机信号中断,不少灾区群众困于地震后的“信息孤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适时开播应急广播,并为安置点群众捐赠大批收音机。一段时间里,广播成为灾区群众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传播媒介,部分受灾群众还通过广播报平安、寻亲人。

“5·12”汶川地震是我国应急广播发展的重要节点。曾经参与地震报道的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交通文艺广播总监詹伟说,自然灾害可能导致通信网络瘫痪以及直播间、发射塔倒塌,但人们还可以通过移动直播车、直播卫星进行播报,灾区群众可以依靠广播接收信息。

近年来,随着社会救援力量快速发展,应急广播还成为救援中的“信号灯”,确保灾区救援有序。

2021年5月21日,青海西宁市广播电视台“西宁市应急广播”挂牌成立。5月22日2时4分,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西宁市应急管理局迅速利用“西宁市应急广播”开展宣传。

“很多志愿者想去玛多县开展救援,但是如果志愿者驾车无序前往,会堵塞通往灾区的道路。”西宁市应急管理局基础监管科负责人陈诺说,“我们通过应急广播开展宣传,号召志愿者先报备,然后听从安排前往。”

当前,各地的调频应急广播多搭载在当地交通广播上。例如,“西宁市应急广播”搭载的西宁市广播电视台交通文艺广播是该省收听率第一的广播媒体;搭载在吉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上的吉林省应急广播节目同频覆盖吉林省10个地市州、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和高速公路沿线,覆盖人口逾2000万。

2020年,成都应急广播开办《安全小贴士》栏目,针对防疫需要制作了一期节目,介绍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使用安全知识。“那期节目播出后效果很好。调频广播覆盖面广,很多人开车的时候都会听。”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宣传培训处副处长瓦燕说。

除此之外,以调频广播为传输通道的应急广播,可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打破常规节目安排。

吉林省应急广播应急宣传工作方案就明确,启动一级应急响应通道时,吉林省应急广播可以全天24小时打破常规节目安排,实时播发应急最新动态消息;收到省安委会最新应急信息后,其可在5分钟内播发,最快可在30秒内播发。

“应急广播传播速度快,广播电台可以随时插播预警信息和突发事件报道。”瓦燕说。

“三门峡市防指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提醒:我市21日夜里到22日有中到大雨……”伴着雷声和紧张的音乐,近日的一则短视频呈现了当日三门峡市各区域的雨量分布图及防范注意事项。短视频图文并茂、声画并行。

三门峡市城区安装的大喇叭较少,针对城区群众,该市应急管理局主要通过短信息、短视频、电视滚动字幕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开展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宣传。

随着媒体形式不断发展,大喇叭是不是已经失去了生存土壤?

“在农村地区,大喇叭作为应急广播的一种通道,是有必要的,因为大喇叭可以将信息传递到户到人。这在灾害预警中非常重要,可以有效解决各类预警发布和应急响应‘最后一公里’不畅通的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詹承豫说。

不同通道的应急广播,有较为显著的城乡差异,每一种通道都有其适合的场景。

贵州省广播电视局科技与公共服务处处长闫超表示,目前,贵州省主要在农村地区建设大喇叭。“城市群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比较多、比较便捷,而目前农村地区居住的多是老人、儿童,他们获取信息能力比较弱,所以大喇叭首先在农村地区推广”。

“调频广播音质好、信号稳定,但是其覆盖的人群有限。”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王宇说,“在农村地区,老年人和儿童比较多,大多数人不识字,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即便使用手机,下地干农活时一般也不把手机带在身上,很难及时接收预警信息,大喇叭可以覆盖这部分人群。”

2021年5月,栗子坪村完成大喇叭安装升级。每日8时至9时、18时至19时,久违的大喇叭重新响了起来。大喇叭除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外,还会播放新闻、音乐和戏曲,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村庄带去“外面的世界”和暖心的抚慰。

预警分级管理    加强信息共享

“我们发布预警信息主要使用微信、钉钉移动办公平台、农民信箱、电话等,很少使用应急广播,因为应急广播发布信息需要县领导审批,流程比较繁琐。”浙江省海盐县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和减灾救灾科科长姚恺丰说。

在一些地区,繁琐的审核流程和预警信息的时效性成了一对难解的矛盾,出现了应急广播不“应急”的现象。

江苏省江阴市安委办工作人员张芳表示,当地发布预警信息不用应急广播,因为需要花费时间录制音频,还要经过文体广电和旅游部门审核。

“以前应急广播发布内容的审批流程非常繁琐,需要市委宣传部审批。”江苏省丹阳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舒世军说,“有时候审批流程走完了,极端天气都结束了。”

南方一地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应急广播主要用于日常宣教,不用于发布预警信息。一方面,应急广播控制终端不在应急管理部门,操作起来不方便;另一方面,应急广播不只应急管理部门在使用,插播预警信息可能会打断其他部门的播放内容。另外,他认为,极端天气局部性强,启动应急广播发布预警信息时,全市会播放同样的内容,但最终很多地区并没有发生极端天气,长此以往,会有不好的影响。

“预警信息发布不当容易引起公众恐慌,所以需要宣传部门审核。”王宇说,“可以对信息进行分级管理,对于特殊信息建立快速审核机制,解决信息审核和抢时效之间的矛盾。”

应急广播是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各部门使用应急广播开展安全宣传、发布预警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应急广播的作用,减轻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但是,一些地区应急广播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在应急广播的应用中,没有实现多部门联动。”谢纯钢说,“除了我们和气象、卫生健康部门,其他部门没有利用这个系统发布信息。”

“其实我们很想把其他部门都拉进来,但目前除了市应急管理局,市减灾委其他成员单位都没有使用过成都市应急广播。”詹伟说。

“很多部门不知道应急广播。”张芳说,今年江阴市交通运输部门、公用事业管理局想要加大安全宣传力度,一改往年宣传效果不佳、覆盖面不广的局面,“我们就建议他们使用应急广播”。

当前,应急广播在区域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以大喇叭为例,各地基本以县为单位建立,如何互联互通,区域性突发事件信息如何快速精准抵达相关人群,这些难题都与一些久存的困境有关。

“目前,应急广播体系可以说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王宇说,区域壁垒可能带来不少问题。比如,北京发生暴雨,北京周边地区也可能受到影响,但周边地区可能没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所以下一步应该加强区域间的信息共享、交换。

詹承豫认为,不同地区应就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加强沟通联系,因为灾害事件有较强的跨区域特点,加强应急广播区域联动,可以更好地发挥预警作用,促进防灾减灾和应急知识传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