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家把脉让南陵古铜都焕发新风采

日,应南陵县人民政府和安徽大学历史学院联合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理工学院矿冶文化研究中心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南陵,考察名闻遐迩的大工山古铜矿冶炼遗址,共同为该遗址的研究、保护、宣传、利用工作建言献策,让南陵成为国内外学界探讨中国矿冶文化和青铜文明的重要热点区域。

大工山矿冶遗址群位于南陵县西、南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50-300米,占地约400方公里,是一处包含有采矿、冶炼的青铜工业遗址群。仅两处核心保护区的炼渣储量达100万吨以上,其堆积厚度最深处超过8米。实地考察期间,随处可见的炼渣和炼渣墙,引起专家们的强烈震撼。

实地考察之后,专家们观看了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关于南陵县大工山古矿冶遗址的专题纪录片,听取了南陵县政府副县长梅菲关于南陵县悠久的青铜文化和大工山矿冶遗址的介绍,并召开专家学术研讨会。

据考,南陵县是我国最早的古铜都之一,大工山古铜矿遗址至少从西周早期开始就进行了大规模的铜矿采冶活动,并经历了东周、汉代、六朝、唐宋等历史时期;其延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技术之先进是冶金史上的奇迹。它的发现,对探讨中国先秦时期的铜产地及中原青铜原料来源、冶金史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家文物局对这一发现曾给予高度评价,称“皖南古铜矿遗址点多面广,历史悠久,保存较好,又有丰富的史料相佐,是目前我国较为罕见的古代铜矿遗址,在世界青铜冶炼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结合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围绕大工山矿冶遗址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利用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南陵大工山矿冶遗址的文化影响力建言献策。第一、南陵大工山矿冶遗址群,规模宏大、保存很好,国内罕见,值得很多地方学,应就文物保护工作扩大宣传。第二、大工山铜矿冶炼遗址群,在两周时期,先后属于吴国、越国、楚国,大工山史上设置铜官。《越绝书》记载,勾践设“铜官”于姑中山,越人谓“铜姑渎”,山上有冶官,监管采矿、冶炼和兵器铸造。在春秋战国时期,铜资源作为战争资源,由政府全面掌控,应就铜资源的流向进行深入再次考证。第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大工山的矿冶遗址分布区内发现了一批西周春秋时期的炼铜竖炉,汉唐时期的地下采矿井、采矿场,唐宋时期的矿石焙烧炉、圆形炼铜地炉等重要遗迹;出土了采矿工具、冰铜锭、铜器、铁器、陶器等大量遗物。当前要继续运用科技手段,厘清冶炼燃料、当时的冶炼技术等学术问题,寻找新证据;同时,系统推进遗址群文化研究、成果梳理和完善标注导引等基础工作。第四、要做好大工山铜矿遗址的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要坚持保护第一,研究先行,先谋划好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要联合长江流域其他地区的矿冶遗产分布情况,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序推进遗址公园建设。第五、当前是冶金考古发展的重要时期,要重新向国家文物局申报考古发掘计划。在大工山矿冶遗址的发掘中,要全面彻底的对大工山古铜矿遗址的规模、留存进行考证,并做好考古资料的挖掘、整理、研究等工作,进一步明确在全国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第六、要突出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群的独特、系统、先进、完整、群众,做好矿冶考古、工业考古、专题考古等工作;要结合考古中国项目实施和长江文明起源研究,讲好南陵故事,发展南陵旅游,不断提升南陵经济文化发展活力。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处调研员刘奇中、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李治益,安徽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周虹屏,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周世珍,安徽大学历史学院院长盛险峰和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专家研讨会。